我国外卖产业3年内有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

哪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最爱叫外卖?疫情期间外卖订单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外卖骑手主要来自哪些省份?近日,在由中国饭店协会、美团点评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外卖产业发展大会云直播峰会上,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发布了《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对这一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3年内有望成万亿级市场

中国餐饮和外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移动互联网、城镇化和服务业。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6%,城市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景,为餐饮和外卖产业孕育了巨大的消费群体。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外卖消费者规模达4.6亿人左右,占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在互联网网民中的占比也不断上升,达到50.7%。

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餐饮外卖产业规模为6536亿元,同比增长39.3%。美团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美团餐饮外卖全年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6.4%至87亿笔,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8.9%至3927亿元,日均交易笔数增长36.4%至2390万笔,每笔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8%。

随着消费者习惯的养成和餐饮商户加速线上化,预计2020年线上餐饮外卖在中国餐饮大盘中的占比将达到20%左右,总量增长配合结构优化,中国外卖产业有望在未来1~3年内发展成万亿级别规模市场。

90后、未婚、女性是主力消费群

消费者调查显示,“90后”是外卖最大的消费群体,占比超过50%,外卖消费最为集中的两个年龄段为18~25岁、26~30岁,占比分别为36.1%、22.5%。同时,“90后”的消费频次较高,上述两个年龄段消费者对外卖的需求频次远高于其他消费群体。“70后”“80后”的消费能力更强,单均30元以上的外卖消费比例远高于“90后”。

伴随着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加上工作时间分散化,家庭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餐饮方式实现了“从厨房到餐馆再到外卖”的转变。不过,未婚单身也是外卖的主力消费人群,占比高达44.6%。从消费频次来看,单身和恋爱人群的消费频次明显高于已婚人群。

经常叫外卖的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的占比为51.1%,高于男性消费者的占比(48.9%)。

有效拉动就业

骑手调查显示,外卖骑手主要来源于人口大省,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河南、广东、安徽、四川和江苏。从工作所在地来看,外卖骑手主要集中在w88app较为发达的地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的骑手数量最多。

2019年骑手日均配送里程有所增长,同比增长约5.5%。日均配送里程大于50公里的骑手比例从2018年的13.8%增至2019年的18.2%。骑手工作配送效率提升背后是科技与创新带来的深刻变革。与骑手工作直接相关的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美团超脑”为例,在高峰期,每小时要支持29亿次的路径规划算法,平均0.55毫秒规划1次路线。

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20日-5月24日期间,在美团平台上新注册并且有收入的骑手超过100万人,其中有37.6%来自餐饮等生活服务业,27.2%来自企业,13.8%来自小微创业者。外卖产业成为吸纳其他行业溢出劳动力、稳定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向多品类、多元消费场景拓展

餐饮一直是外卖的主要消费品类,但近年来餐饮品类的订单量占比持续下降,甜点饮品、水果生鲜、生活超市、医药健康等其他品类的需求快速增长,外卖消费向更多品类、更多消费场景拓展。

疫情期间,安全成为消费的前提,以生活超市、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为代表的外卖零售发展迅速。美团外卖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外卖订单结构从餐饮向零售拓展,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销售额增长迅速,生活超市在外卖零售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8.6%上升至2020年2月份的39.2%,4月份和5月份稳定在20%~25%左右;生鲜果蔬的占比从2019年的15.0%上升至2020年2月份的23.1%,4月份和5月份稳定在15%左右;医药健康占比从2019年的3.5%上升至2020年1月份的6.3%,4月份和5月份稳定在4%~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8.1%的消费者为了方便直接购买净菜、半成品菜、蔬菜肉组合套餐等加工食品。超六成用户表示线上生鲜消费习惯已经养成,疫情之后会延续线上购买习惯,未来外卖产业增长潜力巨大。

标签: 外卖   产业   市场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